氣候變化已經的大型山體滑坡很嚴重
去年格陵蘭島的一次大規模山體滑坡引發了前所未有的大海嘯,隨後發生了一場不同尋常的地震,令全世界的科學家感到困惑。
2023年9月,研究人員終于能夠解釋這一現象,揭示氣候變化對極地地區的影響。
最初的事件發生時,2500萬立方米的岩石和冰落入迪克森峽灣,産生的波浪高達200米。
平均而言,海浪的高度約爲110米,但接下來的情況更令人驚訝。
山體滑坡釋放的能量引起了連續九天在全球範圍內檢測到的地震振動。
起初,專家們對地震信號的來源感到困惑,該信號每90秒出現一次,頻率爲10.88毫赫茲。
世界各地的地震儀都捕捉到了這種異常現象,促使來自15個國家的科學家與丹麥軍方合作展開調查。
這項研究最終發表在學術期刊《科學》上,由來自40個機構的68名科學家組成的團隊確定了這種不尋常的地震嗡嗡聲的來源。
他們發現,滑坡産生的海浪被困在了長約38公裏、寬約3公裏的峽灣狹窄的範圍內。
水來回晃動,形成了一個被稱爲“震”的駐波,它共鳴了9天,在世界範圍內發出可探測到的震動。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地球物理學負責人赫沃耶·特卡拉伊奇解釋了這一事件背後的物理學原理:“冰融化了,不能再支撐上面的岩石。
岩石落入峽灣,引發海嘯和地震,我們可以用地震儀檢測到。
”他指出,雖然這樣的事件很少見,但未來可能會變得更加頻繁。
這次山體滑坡與氣候變化有關,科學家稱氣候變化增加了極地地區發生大規模山體滑坡的可能性。
在最初的事件發生僅僅25天後,同一地區又發生了一次滑坡,進一步侵蝕了景觀。
塔斯馬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Tasmania)的資深科學家艾米麗·梅耶(Amelie Meyer)表示,極地地區不斷上升的氣溫正在破壞地面的穩定。
她說:“由于氣候變化,山體滑坡時有發生,而且還在增加。”由于永久凍土的高度隨著氣溫升高而上升,以前凍結的地區暴露在冰點以上的條件下,導致岩石破裂。
梅耶強調,這些事件的頻率和嚴重程度的增加應該是對戶外愛好者的警告。
“在過去安全的通道上發生的事故有所增加,”她指出。
氣候變化使某些地區全年都很危險,而以前這些地區只在溫暖的月份才危險。
格陵蘭島的山體滑坡和隨之而來的大海嘯鮮明地提醒人們,氣候變化對極地地區的影響正在加速。
科學家警告說,隨著全球氣溫上升繼續影響這些脆弱地區冰和岩石的穩定性,此類事件可能會變得更加常見。
資料來源:https://www.sbs.com.au/news/article/a-landslide-made-the-earth-hum-for-nine-days-this-is-how-climate-change-triggered-it/032kqsi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