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印度和新西蘭移民將成爲澳大利亞公民趋势
在澳大利亞引入《國籍和公民法》75年後,澳大利亞公民身份的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
1949年,意大利移民在公民身份授予中占主導地位,而今天,印度和新西蘭移民在新公民中占主導地位。
本文探討了澳大利亞公民身份從誕生到現在的變化趨勢。
** 2024年印度移民排名第一**
2024年,來自印度的移民成爲獲得澳大利亞公民身份的最大群體之一。
截至2024年8月31日,超過15,000名印度出生的移民成爲澳大利亞公民,占今年獲得公民身份的115,300名移民總數的13.51%。
盡管印度移民在澳大利亞八個州和領地中的四個州排名第一,但他們被新西蘭移民勉強超過,新西蘭移民占新公民的13.97%,或超過16,000人。
印度出生的移民在澳大利亞公民身份中的突出地位並不是一個新現象。
2014年,他們同樣名列榜首,當年成爲澳大利亞公民的16.3萬移民中,有近2.8萬名印度出生的人獲得了公民身份。
在此期間,其他值得注意的國籍包括來自英國、菲律賓、南非和中國的移民。
不斷變化的移民模式
獲得澳大利亞公民身份的印度移民人數的增加反映了多年來移民模式的廣泛變化。
二戰後,歐洲移民,尤其是來自意大利、波蘭、希臘和德國的移民,主導了澳大利亞的入籍儀式,而在過去幾十年裏,來自印度、新西蘭和中國等國的移民數量激增。
這些變化背後的原因包括移民政策的變化,澳大利亞與亞洲國家之間日益增長的經濟聯系,以及技術工人在澳大利亞尋求新機會的流動性增加。
澳大利亞公民簡史
澳大利亞的《國籍和公民權法案》于1949年1月26日首次提出,旨在將澳大利亞公民與英國臣民區分開來。
在此之前,出生在澳大利亞或在澳大利亞居住一段時間的人被默認爲英國臣民。
該法案自動授予所有符合條件的英國人澳大利亞公民身份,包括時任總理本·奇夫利(Ben Chifley)。
第一次正式的公民入籍儀式也在1949年舉行,捷克斯洛伐克移民詹杜拉(Jan) Pucek成爲第一個獲得公民身份的非英國人。
普切克于1939年來到澳大利亞,在桉樹行業工作,後來定居在蒂比比拉,這個地區現在以其自然保護區而聞名。
那一年,來自意大利、波蘭、希臘和德國等35個國家的近2500名移民成爲澳大利亞公民。
這標志著澳大利亞正式入籍進程的開始,自那以後,澳大利亞已經迎來了來自200多個國家的600多萬新公民。
當代公民趨勢
快進到2023-2024財政年度,澳大利亞向超過18.7萬人授予了公民身份。
今天,超過一半的澳大利亞人口要麽出生在海外,要麽至少有一方出生在另一個國家,這說明了現代澳大利亞社會的多元文化結構。
授予公民身份仍然是移民成爲澳大利亞公民的最常見途徑。
要申請公民身份,移民必須首先擁有永久居留權,並滿足各種標准,包括居住要求,並證明對澳大利亞價值觀和語言的了解。
在澳大利亞慶祝《公民身份法》頒布75周年之際,不斷變化的人口趨勢凸顯了該國正在進行的轉型。
從戰後的歐洲根源到目前的多元化和多元文化身份,澳大利亞公民身份繼續反映了該國豐富多樣的移民曆史。
來自印度和新西蘭的移民現在走在前面,體現了現代移民到澳大利亞的故事。
資料來源:https://www.sbs.com.au/news/article/heres-where-australias-newest-citizens-are-from/0gyb9dr9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