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膨脹導致澳洲家庭消費下降,零售商該怎麼辦?
澳洲統計局(ABS)最近的數據顯示,全國各地的家庭在非必需品方面都更加嚴格控制自己的錢包。
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因素是生活成本危機和持續的通貨膨脹,這導致消費者行為發生重大變化,並對企業造成影響。
ABS報告顯示,家庭非必需支出較去年同期下降1.9%,而家庭重點關注必需支出,而必需支出增加了1.8%。
這項變化可能會對各種規模企業的客戶忠誠度和零售收入回報等領域產生巨大影響。
這一支出趨勢與 Loops 的 2024 年回報狀況報告一致,該報告顯示非必需品支出也出現類似減少,而必需品支出則有所增加。它還表明,亞馬遜 Prime Day 等線上平台銷售是支出成長的貢獻者。
通膨驅動的下降
目前由通膨驅動的澳洲家庭支出下降是一場有據可查的危機,就連澳洲儲備銀行(RBA)也希望通膨下降,而許多澳洲人也在為生活成本上升而苦苦掙扎。
根據ABS的數據,在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的12個月期間,通膨上升了4%。這個數字也高於經濟學家的預測,而且看起來價格只會變得更高。
通貨膨脹是商品和服務價格的上漲,以這些價格隨時間變化的速度來衡量。然而,問題是,儘管通膨不斷上升,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澳洲家庭的平均收入增幅卻不足以與之相符。
統計數據顯示,澳洲的「實質工資」比疫情前的水準低4.8%。過去五年,COVID-19 大流行對澳洲經濟產生了重大影響,實質薪資下降,而通膨卻只增不減。
澳洲研究所報告稱,由於商品和服務價格的上漲速度遠遠快於工資的上漲速度,現在普通工人的購買力比疫情前低了近 5%。

零售商的學習時刻
通貨膨脹和成本上漲不僅影響購物者,也影響企業。現在企業租用場地的成本更高,供應鏈流程(例如原材料、包裝和運輸)也經歷了嚴重的通貨膨脹。
在某些情況下,成本上升和通貨膨脹對零售業產生了嚴重影響,從書店到時裝店,許多品牌在澳洲關閉。最近零售破產的一些例子包括 Booktopia、Dion Lee 和 Colette。
澳洲證券和投資委員會的數據顯示,本財年迄今已有超過 500 家零售企業進入破產管理程序,這一數字相當可觀,特別是與 2022 年同期的 193 家零售企業相比。
通貨膨脹導致的家庭預算緊張正在影響知名企業和小型零售商。如果零售商想要度過成本危機,就需要製定如何吸引新客戶、提高留任率和忠誠度的策略。
什麼是全通路零售 (Omnichannel Retailing)?
2024 年回報狀況報告的主要發現也表明,全通路零售對於企業來說變得越來越重要。
全通路零售是一種完全整合的商業方法,可在所有可能的管道(包括社交媒體和購物者接觸點)提供統一的體驗。
這意味著它不僅僅是實體店。相反,全通路零售商還擁有強大的線上影響力,可以選擇在線購物,並在潛在購物者瀏覽的所有可能平台(例如社交媒體)上做廣告。如果您需要在墨爾本進行電子商務網路開發以擴展到全通路業務,當地有專門從事此類工作的機構。
全通路零售的重要性
全通路零售在當今的商業環境中至關重要,因為提供無縫的線下和線上購物體驗是增強客戶體驗、更好的數據洞察以及提高銷售和收入成長的關鍵。
統計數據顯示,多達 74% 的顧客在親自前往商店之前會在網路上研究產品,凸顯了全通路零售的重要性。對於企業來說,能夠在所有接觸點吸引購物者非常重要。
Salesforce 的調查結果表明,79% 的客戶希望公司各部門之間能夠保持一致的互動,從線上到面對面的互動,80% 的客戶也表示,購物體驗與企業銷售的產品或服務同樣重要。
全通路零售可以幫助滿足這種期望,統一客戶的體驗,無論他們如何與品牌互動(線上或線下),都能獲得相同水準的服務。
《哈佛商業評論》也發現,與在只提供一種管道的商店購物的顧客相比,全通路購物者每次在實體店購物時的花費平均多出4%,透過線上通路購物時的花費多出10%。
由於消費者現在優先購買必需品,零售商可以從當前通膨驅動的非必需品下降中吸取的最大教訓是改善客戶體驗,以鼓勵消費和忠誠度。零售商需要改善他們的服務,無論是透過負擔能力、提供全通路零售體驗,還是優化庫存以吸引新客戶並提高忠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