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對睡眠的影響和更好休息的策略
在當今的數字時代,人們在床上待的時間比真正入睡的時間更長,這主要是由于科技的使用。
許多人,已經變得依賴于在YouTube上觀看ASMR視頻來放松和在睡覺前清理大腦。
其他人可能會發現自己在翻頁、玩遊戲或追未讀信息。
弗林德斯大學(Flinders University)的睡眠研究員凱特·巴特爾(Kate Bartel)解釋說,這種現象被稱爲“閉眼潛伏期”,通常與科技産品的使用有關。
雖然在床上看屏幕並不一定是負面的,但巴特爾強調,當它導致錯過重要的睡眠時,問題就出現了。
沈迷于科技産品會讓我們忽略身體疲勞的迹象,因此注意我們在床上花在電子設備上的時間至關重要。
斯威本大學專門研究青少年睡眠的研究經理Joanna Waloszek強調了睡眠對整體健康的重要性,包括身體、情緒和精神健康。
睡眠不足會導致一系列問題,從記憶力差、注意力下降到心血管問題。
每個人所需的睡眠時間各不相同,成年人通常每晚需要6到10個小時才能感到休息好。
早些時候的研究表明,屏幕發出的藍光和消費內容引起的興奮會對睡眠産生負面影響。
然而,巴特爾指出,最近的證據表明,這些因素並沒有顯著影響睡眠潛伏期。
相反,性格、年齡和所看內容的類型起著更重要的作用。
例如,那些在疲勞時很容易放下手機的人受屏幕光線的影響較小,而沈迷于電子遊戲的青少年可能會忽視睡眠的必要性。
Waloszek指出,我們對手機的依賴是可以理解的,因爲很多內容的設計都是爲了讓我們保持專注,每次通知響起時都會提供一個小獎勵。
這種依戀加上由于睡眠不足而導致的自制力下降,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此外,夜間的科技幹擾,如通知和查看信息的誘惑,會進一步影響睡眠質量。
盡管存在這些挑戰,使用科技來幫助睡眠並不完全是有害的。
例如,觀看ASMR視頻可以幫助誘導睡眠。巴特爾承認,雖然依靠屏幕入睡似乎不太理想,但這比反複思考或擔心要好,後者會對情緒和第二天的功能産生負面影響。使用技術來調節情緒,比如聯系朋友或冥想,也會有好處。
然而,Waloszek警告說,睡前使用科技産品的長期影響仍然是一個問題。爲了減輕睡眠錯位,她和巴特爾推薦了幾種策略:
設置一個計時器來限制手機的使用。
選擇不鼓勵長時間接觸屏幕的時間。
睡前把手機調成靜音或飛行模式。
使用實體鬧鍾來避免查看手機。
不要把手機放在床頭櫃上。
白天讓自己暴露在明亮的光線下。
注意昏昏欲睡的信號,比如打哈欠和揉眼睛。
解決影響睡眠的潛在問題,比如焦慮。
巴特爾建議,盡量減少在床上使用手機時對自己好一點,因爲改變任何習慣一開始都會覺得很有挑戰性。
如果睡眠問題持續存在,建議咨詢全科醫生以獲得進一步的指導。
資料來源:https://www.abc.net.au/news/2024-08-01/sleep-displacement-smartphone-use-before-bed-health-effects/104078922?utm_campaign=abc_news_web&utm_content=link&utm_medium=content_shared&utm_source=abc_news_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