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生活

研究揭露澳洲野生動物非法販賣的驚人規模:首次詳細報告揭示全球野生動物交易問題

一項歷時四年的詳細研究首次揭露了澳洲野生動物被非法走私到海外販售的龐大規模。

研究發現,至少有170種澳洲本土的爬蟲類和兩棲動物出現在國際市場上販賣,其中33種是此前從未被記錄過的新物種。

這些珍稀物種在美國和歐洲的各大爬蟲交易展覽會上出售,吸引了大量動物愛好者和收藏家。

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坦帕市舉辦的動物交易展上,數百個展位擺滿了蛇、蜥蜴、烏龜和青蛙等動物。

這些動物中,有許多來自澳洲的物種,諸如來自澳洲中部的矮尾壁虎和昆士蘭的叢林蟒蛇。

研究顯示,這些物種雖然大部分來自合法繁殖的種群,但有部分可能來自黑市走私,這引發了野生動物學家和保護組織的擔憂。

阿德萊德大學的研究團隊負責人塞巴斯蒂安·切庫諾夫(Sebastian Chekunov)表示,

他們透過網頁爬蟲技術,自動追蹤全球網路上的動物交易資訊,監控了數以千計的線上銷售活動,涵蓋了寵物商店、分類廣告網站、爬蟲論壇、社交媒體甚至暗網上的非法交易。

研究團隊還使用了傳統方法,收集公共資料庫、政府扣押記錄,並實地參加了國際動物展覽會。

這項詳細研究發現,許多在國際市場上出售的澳洲物種都是在1980年代出口禁令實施之前被合法捕捉並繁殖的。

但問題在於,最近幾年出現的許多稀有物種,顯示它們可能是違法走私的。

其中一項重大發現是,許多澳洲物種的非法交易數量呈現上升趨勢。

研究顯示,走私者常常會將這些動物藏匿在極小的包裹中,通過郵件、飛機甚至隨身行李走私出境。

在過去18個月中,澳洲邊境當局已經截獲了超過800隻爬行動物、淡水小龍蝦和鳥類,這些動物大多被藏匿於郵寄包裹內。

這使得當局不得不加強檢查和執法力度,但目前尚不清楚這些截獲的數量是由於走私活動增加,還是執法效率提高的結果。

澳洲氣候變遷、能源、環境和水務部門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非法野生動物貿易越來越受到組織犯罪集團的青睞,原因是這一行業的利潤豐厚,且相較於非法毒品貿易,走私野生動物的刑罰較輕。

根據該部門收集的情報,澳洲爬行動物在國際黑市上的價格可以高達本地價格的28倍,這進一步激發了犯罪集團的參與興趣。

為了應對這一挑戰,2023年6月,澳洲政府加強了對野生動物犯罪的打擊力度,並擴充了環境犯罪專責小組的規模。

當局表示,這些措施已經讓犯罪集團的活動變得更加困難,並且在2024年上半年,偵測到的走私活動數量有所減少。

然而,這場“貓捉老鼠”的遊戲仍在繼續,走私者不斷想方設法突破當局的封鎖。

研究人員表示,澳洲政府下一步需要考慮是否應進一步加強對澳洲爬行動物物種的保護措施。

根據《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的規定,全球約有7,000種動物受到了保護,而這項研究發現,澳洲的物種中只有大約一半受到了該系統的監控。

研究團隊希望政府能夠根據他們的研究結果,將更多的澳洲物種納入CITES的保護名單,這樣國際間才能更有效地合作,對非法交易進行監控和干預。

目前,儘管澳洲政府在2022年已經將127種爬行動物物種新增至CITES保護名單中,但研究人員強調,仍有許多物種未受到充分保護。

而這些稀有物種往往因其罕見性而備受國際市場的追捧,有些物種的交易價格甚至高達15,000美元。

此外,那些被特殊繁殖、擁有鮮豔顏色和罕見花紋的動物,也進一步推動了走私活動的增長,並可能擾亂野生種群的基因庫。

這項研究為全球野生動物走私的規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詳細數據,揭示了需求和供應的無法忽視的影響力。

隨著犯罪組織不斷適應新技術和執法手段,未來要阻止這些非法活動,仍需全球各國政府的共同努力。

資料來源:https://www.abc.net.au/news/2024-09-12/first-detailed-study-reveals-scale-of-wildlife-smuggling/104009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