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澳洲超市偷偷摸摸的策略被揭露

最近有一些關於超市定價的重大披露。

在所有的喧囂中,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記住——通常,銷售價格就是真實價格。

讓我解釋一下。

超市定期推出特價商品。價格低時他們賣得更多,價格高時賣得少。

有些東西在價格高的時候根本賣不出去。

它可能被稱為建議零售價,但對於某些類型的商品,建議零售價實際上更像是真正的稀有價格。

大多數的銷售都是以低價、「特價」進行。

對於我的家庭來說,Lindt 巧克力和 Vaalia 優格袋絕對是這樣。我從不以全價購買它們,但如果我看到特價商品,我總是會買它們。事實證明,我並不孤單。

同時,截至週四,已經代表顧客正式針對Coles 和Woolworths 涉嫌不正當銷售價格提起法律文件,總部位於雪梨的GMP Law 公司向聯邦法院提起訴訟,並聲稱加入的消費者可以獲得廣泛的退款。

此前,ACCC 上個月稱,兩家食品雜貨巨頭暫時將價格提高了至少 15%,然後為 200 多種產品添加促銷折扣標籤,價格高於漲價前。

利潤和特價

但回到銷售價格是實際價格。

想像一下,正常價格為 6 美元的商品,超市要花 2.5 美元才能進入。

如果他們以全價出售,他們將獲得 3.5 美元的利潤。但當價格為 6 美元時,該商品幾乎賣不出去——可能每週只售出幾件商品。

所以他們把價格降到了 3 美元。也就是 50% 的折扣。現在,顧客們興奮不已。我們在商品折扣時購買了 10 件商品,每件商品帶來 0.50 美元的利潤。這相當於 5 美元的利潤,實際上,以較低的價格銷售更多的商品所獲得的利潤,比以較高的價格銷售較少的商品所獲得的利潤還要多。

這只是一個理論上的例子——超市對其利潤率極為保密——但這有助於我們了解動態以及他們做出決定的原因。

重要的是,雖然這個例子是理論上的,但它與實際數據相符。

澳洲統計局(ABS) 對此進行了大量研究,並發布了一份令人震驚的圖表,其中顯示了一種商品——特級橄欖油,它在打折時的銷量比全價時的銷量要高得多。

這張圖表告訴你的是,如果你支付全價,你就有點傻了。大多數人只買打折的東西。

如果你看一下圖表,每當商品打折時,紅線就會出現。打折時,銷售量是全價時的80倍以上。

這意味著大多數人以促銷價購買石油,因此促銷價就是實際價格。

ABS 表示:「當價格正常時,購買量很少。」

大品牌

重要的是要了解這些策略的實施並非違背供應商的意願。這種模式正應用於處於強勢談判地位的大品牌。

他們也參與其中──吉百利、家樂氏、瑪氏等。

我在 Coles 和 Woolworths 網站的 50% 折扣部分看到了很多主要品牌。

超市可以與這些大公司簽訂供應協議,其中包括所有內容——他們將供應多少產品,它放在哪個貨架上,是否有一個飄揚的標籤,上面寫著“價格下降”,它出現在網站的哪個部分,他們是否得到牆上的海報或過道盡頭的展示,產品在目錄中的顯示位置,當然還有折扣模式的運作方式。

全價銷售量與特價商品銷售量的數據將回饋到下次特價商品的設定方式。

我知道如果特價商品之間的間隔很長,下次某樣東西降價時我的反應會更強烈。讓多力多滋全價三個月,當你下次把它們降到半價時我會發瘋的。我敢打賭,超市正在將這方面的數據輸入到他們的利潤最大化模型中。

我向Coles詢問了這一切,他們發言人的回答並沒有透露太多資訊。

他們表示:“有很多因素可以幫助我們決定是否以及何時推出特價商品,包括季節性、供應情況、供應商偏好和購買頻率。”

Woolworths 也被要求置評,但拒絕發表聲明。

最佳化

不要認為他們會因為這些東西即將使用而將價格降低 50%。這是利潤最大化策略的一部分。 4.5 美元的 Coco Pops 似乎沒有什麼驚人的價值,除非通常的價格是 9 美元。然後它會讓你想要猛撲過去購買它們。

有些商品根本不以全價出售。一位看過所有數據的專家告訴我,某些東西「基本上只在打折時才賣」。但這些大多是耐儲存的商品,例如巧克力和洗髮精。

這種打折策略並不是超市在水果和蔬菜上使用最多的。這是他們在糖果貨架上使用得更多的一種。我對這樣的陷入並不陌生。

當 Old Gold 或 Lindt 塊都貼上黃色大標籤並且半價時?我把手推車裝滿。

我特別容易達成交易的另一個項目?給我的孩子們的優格袋。瓦利亞 50% 折扣?可愛的,謝謝。我買一把。

我們很多人都是一樣的。

ABS 對哪些產品在打折時讓我們著迷進行了研究。

我們對烘焙食品的特價商品反應適中,對軟性飲料的特價商品反應中等,而當糖果的特價商品出現時,我們會進入瘋狂的狀態。每當價格下降 1%,我們就會多買 7.9%,這意味著 10% 的折扣將推動銷售額成長 70%。

這些產品在特價時的銷售似乎比全價時的銷售量要高得多。我認為,對於許多巧克力和糖果來說,銷售價格就是真實價格,「正常價格」只不過是一種心理伎倆。

例如,他們希望我們認為 Lindt 是一個 100 克 6 美元的品牌。很多時候這就是貨架價格。但就我實際購買 Lindt 塊的價格而言,100 克品牌的 Lindt 塊是 3 美元。因為我只在特價時才買。我懷疑你們很多人都是一樣的。

超市對自己的數據守口如瓶,但墨爾本的駭客 Adam Williamson 收集了一些公開價格數據,並弄清楚了特價商品的運作模式。

你可以將他的軟體加入你的網路瀏覽器中,當你造訪超市的網站時,它會告訴你該產品的價格歷史記錄。

值得關注。因為如果您支付的價格高於銷售價格,那麼您支付的價格就太多了。

資料來源:https://www.news.com.au/finance/business/retail/youre-paying-too-much-sneaky-aussie-supermarket-tactic-revealed/news-story/30d95b9ccba7b838410ade165b87e0c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