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澳洲人都必須看到的世界末日圖表,因為生育率暴跌至歷史新低
「我認為世界 20 年內將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人口崩潰。」馬斯克 (Elon Musk) 在 2019 年的人工智慧會議上發出不祥的警告。
這位與三名不同女性育有 12 個孩子的億萬富翁後來聲稱,「低出生率導致的人口崩潰」是「比全球暖化對文明造成更大的風險」。
儘管他對「人口崩潰」的戲劇性預測被大多數領先的人口統計學家所拒絕,但西方社會生育率的直線下降開始引起人們的擔憂。
統計局上周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澳洲新生兒數量為286,998人,生育率為每位女性1.5個孩子,為歷史最低水準。
專家表示,這個比例需要達到每名女性生育 2.1 個孩子——這個比率被稱為「更替水平」——社會才能維持其人口。
澳洲並不孤單
美國、西歐和東亞都經歷類似的下降趨勢,生育率處於歷史低點。
《柳葉刀》最近發表的一項全球生育率研究顯示,“全球生育率正在下降,到 2021 年,一半以上國家的生育率將低於更替水平。”
該論文預測,到 2100 年,世界上只有薩摩亞、索馬利亞、東加、尼日、查德和塔吉克這六個國家的生育率達到更替水準。
世紀之交,世界上一半的嬰兒將出生在撒哈拉以南非洲。
生育率的嚴峻原因—以及有分歧的解決方案
人口學家阿曼達戴維斯表示,澳洲生育率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似乎是「許多家庭面臨的生活成本和住房危機」。
她告訴news.com.au:「越來越多的軼事證據表明,確實想要家庭的年輕人正在放棄組建家庭、推遲組建家庭或組建較小的家庭,這主要是由於當前的生活成本和住房問題。」
西澳大利亞大學社會科學系主任戴維斯教授表示,育嬰假支持的限制和體外受精費用的飆升也是主要障礙。
畢馬威城市經濟學家 Terry Rawnsley 告訴《日經新聞》,「從長期來看,社會正在遠離家庭」。
「過去 24 個月我們看到,生活成本緊縮確實嚴重影響了人們生孩子的決定。」他補充道。
戴維斯教授預測,澳洲未來可能會「越來越依賴」移民來維持人口。
她說:「如果現在不提供更多支持來支持家庭,二十年後澳大利亞將比現在更加依賴國際移民。」
這位人口統計學家預測,隨著北非和中東人口持續激增,澳洲的「移民吸收量將會改變」。
她說:“目前還不清楚這是否會導致澳洲變得更加多元文化,或者澳洲是否會更加集中來自不同背景的移民。”
民調專家科斯·薩馬拉斯表示,澳洲出生率下降「不應令人意外」。
「在我們採訪的 18-34 歲人群中,有 54% 的人向我們表示,他們不打算生孩子,」他週四在 X 上寫道。
“主要驅動力?成本——住房。
《柳葉刀》報告的合著者之一納塔莉亞·V·巴塔查吉 (Natalia V Bhattacharjee) 表示,「對開放移民的依賴」對於經濟萎縮的國家「維持經濟成長」至關重要。
「生育率和活產率的這些未來趨勢將徹底重新配置全球經濟和國際力量平衡,並將需要重組社會。」她告訴半島電視台。
戴維斯教授承認,移民問題在澳洲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
她解釋說:「在尋求利用移民作為解決人口成長問題的策略時,政府也可能面臨解決國內對移民問題的複雜挑戰。」
去年,澳洲政府誓言到 2025 年將移民人數減少一半,將每年的移民人數削減至 25 萬人,以緩解房地產市場的壓力。
它還收緊了國際學生的簽證規定。
這對澳洲經濟有何影響?
在《The Conversation》的一篇文章中,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的三名經濟學教授警告說,出生人口減少和預期壽命延長會帶來危險。
他們寫道:「人口老化意味著對醫療服務和老年護理的需求更大。」
「隨著工作年齡人口的減少,為這些服務提供資金的稅基也將下降。」
「除非技術進步或政策創新能夠抵消這一影響,否則這可能意味著更高的稅收、更長的工作壽命,或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總體減少。」
戴維斯教授表示,澳洲政府需要「隨著嬰兒潮一代的人進入退休年齡,從海外招募人才。」
但專家表示,依賴移民「不是長期解決方案」。
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的教授們在《對話》中寫道:“全球生育率下降意味著來自其他國家的受過教育的年輕工人數量也在減少。”
「這使得澳洲更難吸引維持經濟成長所需的人才。」
澳洲國立大學人口統計學家利茲艾倫總結了慘淡的形勢,警告澳洲正處於「十字路口」。
「如果這是人們的選擇的話,總和生育率的下降不會那麼糟糕,但這不是一個自由選擇,這是一個受限制的選擇。」她告訴《日經新聞》。
「如果(出生率)進一步下滑,我們就有日本、新加坡和韓國的經驗,這確實表明,一旦達到超低生育率,就很難阻止。」她說。
過去三十年來,日本一直在努力提高其極低的生育率,但沒有成功。
儘管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每月為父母提供津貼、擴大育嬰假福利和補貼試管受精治療——但去年的生育率仍降至 1.20。
澳洲副總理表示,政府不會考慮恢復嬰兒獎金以提高生育率。
霍華德政府於 2004 年推出了嬰兒獎金——為新父母一次性支付 3000 美元。
該舉措當時導致出生率上升,但專家們並不相信其長期效益。
「我們希望盡我們所能,讓家庭和夫婦更容易生育孩子,我們正在這樣做。重要的是我們有一個可持續的出生率,」馬勒斯先生上週告訴七號台的日出。
「總理的一個重點是,整個政府一直致力於提供更實惠的兒童保育服務,這對生育和撫養孩子的能力產生了影響。」
「我們都知道,養孩子顯然是一件昂貴的事情,但我們正在盡我們所能,讓澳大利亞人更負擔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