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澳幣通膨焦慮的「理性疏忽」理論
澳洲人認為通貨膨脹率在較長時間內處於較高水平,因為生活成本緊縮對整個體系造成瞭如此大的衝擊。
澳洲儲備銀行助理行長Sarah Hunter 週三在雪梨發表演說時表示,家庭對未來通膨的預期不如金融部門和工會準確。
但澳洲央行和學者的最新研究表明,為什麼澳洲人每次收到帳單或購買雜貨時都會感到如此震驚。
Hunter女士週三表示,這種解釋是一種名為「理性注意力不集中」的理論。
當通膨穩定時,預測未來會更容易,因此不值得過多關注。
但澳洲的通膨率從2020年6月飆升至2022年12月的最高峰。由於家庭看到價格全面上漲,沒有最近的穩定歷史可供比較,因此人們需要更加註意嘗試和預測未來的商品成本。
Hunter女士表示:「當通膨不符合這種模式時——例如,最近通膨率要高得多——外推法可能會提供糟糕的預測。」
「因此,人們花更多精力思考通膨下一步將走向何方是‘理性’的。」
月度居民消費物價指數指標(%)

Hunter表示,持續的高通膨超出了大多數家庭的預期,因為人們認為疫情的衝擊以及烏克蘭衝突的影響是非典型的。
Hunter女士表示,由於這些重大衝擊,家庭正在更緩慢地重新評估未來對通膨的預期。
儘管通膨在近兩年前達到頂峰,但仍拒絕降至2%至3%的範圍內,這最終將為降息打開大門。
以年度計算,上季消費者物價指數從 3.6% 升至 3.8%。最新季度數據將於 10 月 30 日公佈。
波動性較大的月度數據顯示,8 月 CPI 從 3.5% 降至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