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車電池霸權碾壓全球!歐洲急築關稅高牆 澳洲陷價格戰
值得關注的是,2025年第一季全球電動車銷量達1,280萬輛,年增率37%,創單季歷史新高,其中中國市場貢獻度達58%。
此波增長動能源於比亞迪“海鷗”車型在東南亞熱銷,該款售價2.8萬澳元的平價電動車,單季出口量突破42萬輛,較去年同期飆升220%。
深入分析可見,中國政府將新能源車購置稅減免政策延長至2030年,並對充電樁營運商提供每千瓦時0.12澳元的補貼,直接刺激市場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數據顯示,中國品牌在歐盟電動車市佔率從2022年的8%躍升至2025年首季的22%,迫使歐盟將反補貼調查範圍擴及電池回收產業鏈。
從技術突破觀察,寧德時代最新“凝聚態電池”實現量產,使電動車續航里程突破1,200公里,且快充時間縮短至12分鐘,技術優勢進一步鞏固中國主導地位。

值得強調的是,澳洲本土市場出現結構性轉變—2025年首季電動車銷量占比達19%,其中中國品牌佔新車註冊量的63%,首度超越特斯拉與歐洲車系。
對此,聯邦工業部長Ed Husic宣布:“將對中國製電動車啟動‘反傾銷稅’。聽證會,特別是比亞迪Atto 3車型在澳售價較中國本土低17%的定價策略”。
基礎建設層面,中國”新基建“計劃已建成全球最大充電網絡—截至2025年3月,全國公共充電樁達1,020萬座,相當於歐美總和的2.3倍。
市場連鎖效應,鋰價從2022年峰值每噸8.2萬澳元暴跌至2025年的1.1萬澳元,主因中國鈉離子電池技術商業化使鋰需求預期下修43%。
地緣政治角力,美國商務部將6家中國車用晶片企業列入實體清單,導致小鵬汽車自動駕駛系統G9改採本土地平線征程6晶片,成本增加19%。
環保代價爭議,印尼控訴中國電動車產業大量收購鎳礦,造成蘇拉威西島73%紅樹林遭非法砍伐,相關訴訟已提交國際海洋法庭審理。

創新商業模式,蔚來汽車在澳洲推出“電池銀行”訂閱制,消費者購車可減免1.5萬澳元,改以每月179澳元租用電池,上線兩週簽約量破2,400份。
產業鏈重組跡象,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產能轉移墨西哥,中國供應商寧波拓普集團隨即宣布斥資4.7億澳元在奇瓦瓦州建廠,確保北美市場交付能力。
學術界警示,清華大學研究指出,中國電動車產業過度依賴政府補貼,若政策退坡將導致23%車企面臨現金流斷裂風險。
前瞻佈局觀察,比亞迪與澳洲鋰礦商Pilbara Minerals簽訂10年長約,以每噸固定價1,250澳元鎖定18萬噸氫氧化鋰供應,規避價格波動風險。
消費行為轉變,中國社交平台數據顯示:“新能源露營車”搜索量年增470%,理想汽車趁勢推出可外接烹飪系統的L7越野版,預售首日訂單破5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