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一代的住房困境:澳洲房價飆漲的背後故事
近期研究表明,對於年輕一代而言,現代澳洲的經濟環境使得積蓄購屋首付變得日益艱難。
研究人員指出,由於房價迅速上漲、自1980年代以來不穩定的就業形式增多,以及年輕工作者薪資的停滯不前,許多年輕澳洲人面臨著被完全排除在房屋所有權之外的前景。
研究人員強調,年輕人房屋擁有率的急劇下降並非因為他們工作不努力或忘記如何存錢和做出犧牲,而是因為舊時的澳洲已不復存在。
1980年代和1990年代初,霍克-基廷工黨政府的新聞稿件強調了澳洲未來的願景,即工人將高度技能化,生活水平和工資將隨著生產力和出口競爭力的提升而提高。
但在戰後時期,澳洲的社會福利模式依賴廣泛的房屋擁有權,對於無技能工人而言,房屋更加負擔得起。
例如,1970年代初,雪梨和墨爾本購買房屋所需的平均收入年數分別從1.7年增加到2.7年,和從1.2年增加到1.8年。
而到了2023年,全國房價與收入的中位數比率幾乎翻了一番,達到8.5,購屋首付累積所需的時間從1994年的6年增加到目前的14年。
研究人員也指出,「租賃世代」(Generation Rent)的出現,這一代年輕澳洲人可能永遠無法擁有自己的房產,只能一生租房生活。
而「房東世代」(Generation Landlord)的興起,部分是由於住房金融化的增長和政治上對地主主義的意識形態轉變所推動。
他們強調,自1980年代和1990年代以來,破碎的仲裁系統和「零工經濟」的興起標誌著向更靈活的工作安排轉變,這削弱了年輕工作者賺取和儲蓄20%首付的能力。
隨著澳洲稅制的改革,日益偏向當前房主而非潛在房主,這意味著年輕澳洲人僅憑努力工作就更難買房。
研究人員指出,年輕人的工作和儲蓄習慣的變化,反映了澳洲戰後公民模式的動搖。
他們強調,就業與住房的交織性可能預示著戰後公民模式關鍵「支柱」的重大斷裂,特別是在人們退休時之前的支持框架逐漸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