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新財案即將公佈】小商戶、中產打工仔各有掙扎各有期望
2024年聯邦預算案將會於 5月14日星期二公佈,艾巴尼斯(Antnony Albanese) 政府多番強調今年「好艱難」。財長查默斯(Jim Chalmers)星期一(5月6日) 表示在下周公佈的聯邦財政預算案中,不會採取「大幅度削減」政府開支的方式,會有額外措施加強福利,而這個預算案也會是一個「抗通脹」的預算。他續稱現時經濟疲弱、民眾生活困難,現在不是實施毀滅性緊縮政策的時候。
那麼一般市民對預算會抱有甚麼期望呢? SBS 中文走訪了小商戶和中產人士,了解這個階層面對的生活困難和期望預算案可如何舒解營商和生活開支壓力。
炸雞店老闆: 通脹殺死中小企
訪問當日,記者問炸雞店老闆區先生 Martin 今天會很忙嗎? 他笑說: 「我和太太今天都放假,所以去了入貨。我們現在都不會怎樣消費或娛樂,慳得就慳。兩公婆去入貨當放假啦。」
在墨爾本 Moonee Ponds 經營炸雞店,開業五年,捱過了疫情和封城,復常後亦見証了消費一度暢旺的景像。但這兩年的通脹、物價不停飆升,令 Martin 開始擔心生意如何做下去。
就像剛過去四月份復活節長假期,本來對餐飲零售業來說是旺季,但Martin說生意卻不似預期。
「疫情封城時其實不算太差,生意都很好。但之後生意就出現問題,因為成本好高,就算做幾多都好,都係無辦法可以有盈利。以上年為例,係無盈利。」
數據顯示,全澳今年到3月份的首季度通脹率為3.6%,遠高於儲備銀行(RBA)所預期,而距離回落到不高於2% 就更遙遠。儲銀今年第一季的數字顯示,通脹對不同家庭群體的消費都帶來影響,例如支出增長放緩。
換句話說就是一般人用錢都比以往謹慎,甚至盡量減少消費。數據指出,許多家庭的財務緩衝較低,生活開支的增加,更有可能導致財務壓力,這亦直接影響消費意欲。
對飲食業界如 Martin 來說,消費意欲大減對生意的打擊就倍增。亦因成本上漲,就算想減價促銷都未必有空間,雖然生意不景, Martin說都會試一試。
「其實每一樣東西加少少你的壓力就可以大得好緊要。好似上年,雞肉一年內貴了30%,牛肉一年又係加了40%,是突然間的加價加好多。」
店舖要應付的帳單,金額都是有增無減。 Martin 說電費一個月都近1,000元。剛剛收到商戶市政費單據,新一年要調整,每一年多付2,000元。要維持住店舖營運,他說好些行家會減少營業的日數以減低開銷。
「(僱員) 人工有增長 (之外)、今年保險費升得非常之誇張,連續每年加一倍,(保險費) 我由一年2,000蚊變4,000蚊,4,000蚊再變8,000蚊。」
Martin 表示儘管減價優惠未必會有利潤,但希望可以吸引附近街坊幫襯,起碼聚一聚人氣,算是幫店舖宣傳。
「以現時的經濟情況,如果你食一個早餐或者一個普通的餐,超過20 蚊,一般人都不會負擔得起。如果你靠加價去抵銷通脹的話,市民負擔不來便不會再幫襯。但即使我們想減價,亦都要考慮能否平衡成本。」
能源費補貼及減市政費最實際
總理艾巴尼斯上月在全國中小企業峰會上發表演講時暗示會在電費提供補貼,以協助中小企和一般家庭抵禦通脹。
對Martin 來說,有補貼當然有幫助,但他希望政府可以做更多。
他說:「首先是市政費,政府是否可以考慮減免而不是加價。另外,政府在處理通脹問題亦未見有成效,只是一直的升,是否要想想辦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