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海外生活

【全澳詐騙損失達27億元】競爭及消費者公署指長者是「重災區」

全國反詐騙中心 (National Anti-Scam Centre) 匯編來自澳洲證監署(ASIC)、澳洲金融犯罪交換網路、 Scamwatch、ReportCyber 和 IDCARE 的數據,於周日(4月28日) 發表最新一份《打擊詐騙》報告。

報告指,2023年因詐騙損失的金額下降了13.1%,降至27.4億元。

不同機構和組織去年收到601,000個詐騙報告,比2022年增加了18.5%。

任先生接受SBS 普通話電視訪問時表示,去年收到一個快遞短訊,只因一時間掉以輕心,結果被騙徒從戶口轉走了錢。

「去年的時候我收到了一個快遞短信,他說我這個快遞好像延誤了,然後需要交一個甚麼費用三元的費用,然後我當時覺得三元,也不是很多。我好像確實是有一個快遞,我就點進去看。」

「然後我就那個輸入自己的密碼,然後扣款,扣了我三元。屏幕上面顯示是三元。過了兩個小時過後,我發現我被轉走了接近兩千元。」

任先生事後向銀行申訴並試圖追回被騙徒轉走的錢,銀行最初表示,他自願提供密碼是難以追究。經過多番轉折包括向不同機構求助,花了差不多五個月時間把全部款項追回。

就損失而言,投資詐騙繼續對澳洲造成最大傷害,損失高達13億,其次是詐騙者通過遠程入侵家庭電腦,涉及2.56億損失和網上情騙案涉2億。

隨著近年全球詐騙活動上升,該報告指政府、不同業界、執法機構和社區組織透過合作,盡力打擊詐騙活動和降低整體金融損失的影響。

澳洲競爭及消費者公署副主席洛伊(Catriona Lowe)表示成績令人鼓舞。

資訊來源:https://www.sbs.com.au/language/chinese/zh-hant/article/the-scam-trends-costing-australians-2-7-billion/sr9rlj52a